[精品]语义语法

2025-03-29

“语义语法”说略 “形式语法”以形式化为标志 “功能语法”以功能作用为标志这些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语法理论当然在跟汉语研究结合以后已经或多或少带有某些中国的研究特色。中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它吸收了传统语法、描写语法以及格语法、认知语法的合理因素 根据汉语的特点和客观规律 逐渐形成以语义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的语法研究理论。 正如王维贤先生(1991)指出的那样 “现代语言学有语义化的倾向是指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重视语义研究及语义对结构的影响。 ”由于这一研究取向特别重视语义对句法的决定性作用是以语义解释作为其标志的我们不妨把它命名为“语义语法” 。 国内的汉语语法学家在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基础上 发现如果只是亦步亦趋地运用国外的有关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 往往会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 甚至于必须改变汉语的语言事实来迁就这些据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这不能不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的语法研究理论是不是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语法的特点 是不是应该在汉语语言事实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若干理论与方法出来。一句话我们要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法理论而“语义语法”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语法理论。

一、 “语义语法”的理论背景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 现在关于汉语语法总特点的看法主要是采用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里提出来的观点汉语语法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长期以来这一看法得到了国内外许多语法学家的认同现在几乎所有的语法专著或者语法教材都采用了这一说法。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实际上这一看法还是站在印欧语的立场上看问题自觉不自觉地以有没有形态变化作为衡量某个语言的语法特点的标准。什么叫“缺乏”《现代汉语词典》(1996)解释 “ 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用印欧语的眼光来观察汉语汉语就是缺乏形态变化因为在他们看来凡是语言就应该具备足够的形态而汉语没有或者说很少这样的形态。 我们从来也不会说鱼缺了两条腿也从来不会说人缺了一条尾巴。但是如果你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去看鱼或者站在鱼的立场上去看人也许就会得出类似上面这样的结论。同样的道理 如果用朴素的眼光来看汉语 屏弃 “凡是语言就必定会有形态变化” 这样的成见实事求是地认识到汉语本来就不需要这样的形态变化所以也就无所谓“缺乏” 。形态不等于形式形态只是形式之一语序、虚词、重叠乃至重音、停顿、语调、层次、变换等等都可以看作语法形式 虽然它们不是严格意义的形态。

语义错误小说_语义_语义错误

我们现在是这样来理解汉语语法的总特点的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汉语语法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重叠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现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只有这样的表述才是真正摆脱了印欧语语法理论的束缚。其基本出发点有三点 1.希望用朴素的眼光来看汉语语法尽可能地排除印欧语的干扰。 2.把形态变化和语序、虚词、重叠等都看作具有平等地位的语法手段、语法形式。 3.任何一种高度发达语言的语法都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果它多采用某种语法手段那么就必然少采用其他的语法手段这里不存在优劣、长短之分只显示其不同的取向和特点。二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吟诗作赋不能赚钱,作诗的AI机器人的盈利之路在哪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